question-icon 诬告陷害罪在民事案件中适用吗?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案件,对方为了在官司中获胜,故意捏造事实诬告我,给我造成了很大困扰。我想知道这种在民事案件里的诬告行为,能不能按照诬告陷害罪来处理呢?
展开 view-more
  • #诬告陷害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诬告陷害罪是否在民事案件中适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虚假告发”则是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进行告发。其目的是让被诬告的人受到刑事方面的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诬告陷害罪主要针对的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情况。 而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有着本质的区别。民事案件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的诉求通常是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责任,像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即使一方当事人在民事案件中故意提供虚假陈述或证据,其目的一般是为了在民事纠纷中获得有利地位,并非使对方受到刑事处罚。 所以,一般情况下,诬告陷害罪不适用于民事案件。不过,如果在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一方当事人的虚假陈述或诬告行为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可能会构成其他犯罪。例如,如果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可能构成伪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如果在民事案件中遇到对方故意诬告的情况,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法院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证明对方的陈述是虚假的。法院也会根据证据规则和查明的事实进行裁判。若对方的诬告行为给自己造成了损失,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总之,虽然诬告陷害罪在民事案件中通常不适用,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途径得到保护。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