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是否禁止引人误解、误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开了一家小店,最近发现隔壁新开业的店,他们的装修风格、商品包装和我们店特别像,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我们店开的分店。我担心这会影响我的生意,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这种引人误解、误认的行为有没有禁止性规定呢?
展开 view-more
  • #不正当竞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是明确禁止引人误解、误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引人误解、误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经营者通过一些手段,让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质量、性能等方面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比如,有些商家可能会模仿知名品牌的包装、名称等,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该知名品牌的产品。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该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法律禁止这种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这种行为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店案例,隔壁店的模仿行为可能会抢走原本属于小店的顾客,影响小店的生意和声誉。另一方面,它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可能因为这种误认而购买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商品或服务,无法得到应有的消费体验。 对于实施引人误解、误认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所以,当遇到引人误解、误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受侵害的经营者可以通过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