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赠予钱款是否需要公证?
我爸妈打算给我一笔钱,说是赠予我的。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父母赠予我这笔钱款,需不需要去办理公证手续呢?不公证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或者问题呀?
展开


在法律上,父母赠予钱款并非一定需要公证。赠予是一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简单来讲,就是一方愿意给,另一方愿意要,这个赠予行为就可以成立。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也就是说,只要父母明确表示是把钱赠予给子女,子女也表示接受,那么这个赠予行为就具有法律效力。 不公证的赠予合同同样是有效的。比如父母直接把钱转到子女的银行账户,并明确告知这是赠予的,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公证,赠予也是成立的。不过,公证也有其好处。公证可以增强赠予合同的证明力。经过公证的赠予合同,赠与人一般不能随意撤销。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关于赠与人可以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的规定。这意味着,如果办理了公证,父母就不能轻易反悔收回赠予的钱款。 所以,父母赠予钱款不一定要公证,是否公证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如果想要更稳妥、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公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觉得家庭关系比较稳定,不公证也不会影响赠予的效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