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犯妨害公务罪会怎么判?
我喝了点酒,和执法人员起了冲突,听说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我很害怕,想知道酒后犯这个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会比没喝酒时判得更重吗?法律上是怎么规定量刑的呢?
展开


酒后犯妨害公务罪的判决,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犯罪情节来确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妨害公务罪。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这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等依法履行职责的人员。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暴力或者威胁的手段,不让这些工作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酒后”这一情节,在法律上,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并不会因为你喝了酒就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为酒精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饮酒后的行为负责。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犯罪的手段,如果只是轻微的拉扯、推搡,可能量刑会相对较轻;但如果使用了凶器,或者造成了执法人员的身体伤害,量刑就可能会重一些。还有犯罪的后果,如果严重阻碍了执法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恶劣,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另外,犯罪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总之,酒后犯妨害公务罪的判决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涉及到此类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帮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