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限是多久?
我自己写了一本书,现在已经出版了。我想知道我对这本书的财产权利能有多长时间的保护。比如我靠这本书获得版税等收入,这个时间是有限制的吧?我不太清楚具体的规定,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个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限是一个在知识产权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通俗来讲,就是作者通过对其作品进行使用、许可他人使用或者转让等方式,从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例如,出版图书获得的版税、将作品改编成电影获得的报酬等,都属于财产权利带来的收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也就是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意味着,作者在世时,一直享有这些财产权利。在作者去世后,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等可以在五十年内继续行使这些财产权利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保护期限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作品在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作者创作了一部作品,但一直没有发表,在作者去世五十年后,即使之后再发表,其财产权利也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此外,对于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总之,个人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保护期限与作者的生存状态以及作品的发表情况密切相关。了解这些法律规定,对于保护作者及其继承人等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