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期限是多久?
我正在打一场官司,已经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但我不知道这个财产保全的期限是多久,担心期限过了财产保全失效,影响我的权益。想了解一下法律对于诉讼中财产保全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诉讼过程中,财产保全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措施,它能保障当事人在胜诉后可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权益。下面来详细说说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期限。 首先,财产保全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财产,其保全期限也有所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这里的银行存款,简单来说就是存在银行里的钱,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冻结银行存款一年的期限,就是法院对这笔存款采取限制支取等措施的最长时间。如果在这一年期限内,案件还未审结,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续冻。 动产指的是可以移动的财产,比如车辆、机器设备等。对动产的查封、扣押期限为两年。这期间,被查封、扣押的动产不能随意处置,要保证其处于法院监管的状态。同样,如果期限快到了,案件还没结束,也能申请继续查封、扣押。 不动产一般是指土地、房屋等不能移动的财产。而其他财产权包括股权、知识产权等。法院对这些财产的保全期限最长是三年。在这个期间,相关财产的处置会受到限制。 当事人申请续行财产保全的,应当在保全期限届满七日前向人民法院提出;逾期申请或者不申请的,自行承担不能续行保全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办理续行保全手续。也就是说,当事人要注意申请续期的时间,不然可能会因为保全期限到期,导致财产保全措施失效。 综上所述,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期限依据财产类型不同而不同,分别有一年、两年和三年的规定,并且可以通过申请续期来延长保全期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