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备案是否影响合同效力?


在探讨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备案是否影响合同效力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的概念。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将合同提交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的程序。这一程序主要是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商品房交易的监督管理。 接下来,我们看看合同效力的含义。合同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简单来说,就是合同在法律上是否具有约束力,双方当事人是否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只要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就依法成立并生效。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备案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备案只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并非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合同是否生效主要取决于合同本身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 不过,虽然备案不影响合同效力,但它对于购房者来说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备案,可以防止开发商将房屋一房多卖,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开发商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合同备案手续,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履行备案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备案通常不会影响合同效力,但购房者还是要关注合同备案情况,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