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看到有新闻说有人见死不救,想知道在法律上见死不救达到什么条件会构成犯罪呢?我想了解构成见死不救罪具体需要哪些要件,这些要件是怎么界定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见死不救罪”这一具体罪名,但在特定情形下,见死不救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可能涉及的构成要件。首先,要有法律规定的作为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法律规定的作为义务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如果夫妻一方处于生命危险状态,另一方有能力救助却见死不救,就可能构成犯罪。二是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像警察、医生等特定职业人员,他们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时,有义务进行救助。例如,警察在执勤时看到有人生命受到威胁,有责任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医生在工作中遇到危急病人,不能拒绝救治。三是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比如,基于合同等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如果一个人受雇照顾他人,在被照顾者生命面临危险时,有义务进行救助。其次,要有履行义务的能力。即便存在法律规定的作为义务,但如果行为人没有能力履行该义务,也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例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看到有人落水,他无法实施有效的救助行为,就不能因为他没有下水救人而认定其犯罪。最后,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就是因为行为人见死不救的行为,导致了他人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如果虽然有见死不救的行为,但最终并没有发生危害结果,一般也不构成犯罪。比如,有人看到他人受伤,但没有救助,然而伤者被其他人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这种情况下通常不构成犯罪。总之,虽然我国没有“见死不救罪”,但在符合上述特定条件时,见死不救的行为可能会触犯刑法中的其他罪名,如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规定,也应该弘扬社会公德,积极救助他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