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伤停工后辞职该怎么办?
当员工工伤停工后打算辞职,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并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来保障自身权益。首先,要弄清楚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这两个概念。工伤认定就是确定你所受的伤属于工伤范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则是评估你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才能确定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其次,在辞职方面,员工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操作。一般来说,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因为工伤导致无法胜任原工作,与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也是可行的。对于工伤赔偿,不同的赔偿项目有不同的支付主体和支付时间。例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员工辞职时,工伤赔偿还未处理完毕,员工仍然有权要求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应的赔偿。其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这两项赔偿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总之,员工工伤停工后辞职,要先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法定程序辞职,并确保自己应得的工伤赔偿能够顺利拿到。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注册公司流程和费用是怎样的?
离婚可以用户口本复印件吗
工伤是否存在责任划分的说法?
婚内女方出轨离婚会怎么判?
支付新产品试检费该怎么算?
长期没有性生活是否可以直接离婚?
电动车罚款乘车人别人能代缴吗
我国法律规定的儿童年龄范围是怎样的?
差额开票和全额开票发票有哪些不同之处?
参与分配有哪些法律依据?
保全的费用由谁承担?
资产损失准备金核销金额是什么意思?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是怎样规定的?
醉驾驾照被吊销了如何恢复正常?
收到刑事上诉状后又不上诉该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医疗鉴定一般需要多少钱?
夫妻背债离婚会怎么判?
案发后的电话报案行为是否能构成自首?
拆迁房主死亡,其配偶可以签字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