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水环境保护中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企业在水环境保护中承担着多方面的责任,这不仅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下面将详细阐述企业在水环境保护中的责任。首先是预防责任。企业有义务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企业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和评估项目可能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这就要求企业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充分考虑水环境因素,避免因盲目建设而对水环境造成破坏。其次是治理责任。如果企业造成了水环境污染,就必须承担治理责任。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排放的水污染物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企业一旦违反这一规定,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再者是应急责任。企业应当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如果发生水污染事故,企业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或者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防止污染扩大,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最后是信息公开责任。企业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主要水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通过其网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总之,企业在水环境保护中承担着预防、治理、应急和信息公开等多方面的责任。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履行水环境保护责任,共同为保护水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