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评估依据有哪些


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评估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市场评估价,它指的是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就是由符合规定的专业估价机构,按照一定的估价目的、原则、程序,选用合适的估价方法,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各种因素后,估算和判定出的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简单说,就是看当下类似房屋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比如周边同地段、同户型、同品质的房子成交价,会作为重要参考。这一依据主要保障被拆迁房屋的价值能跟市场接轨,反映其真实价值。相关法律依据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其次是商品房交易均价,是指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这是由相关部门每季度定期汇总测定并公布的。举例来说,如果所在区域这一季度同类型普通住宅的交易均价是每平米1万元,那在评估拆迁房屋补偿价格时,会以此为参考标准之一。它能反映该区域普通住宅整体的市场交易水平。 最后是重置价,由估价机构采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估价时点的价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的建筑物的正常价格。比如房子旧了,但要按现在的材料、技术和价格,重新盖一个一样的房子需要多少钱,这就是重置价。它适用于一些需要考虑房屋重新建造成本的情况。 这些不同的评估依据,在不同情形下发挥作用,保障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相关概念: 市场评估价:由专业估价机构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 商品房交易均价:同区域同类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价格,由相关部门定期汇总测定并公布。 重置价: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按当时价格水平,判定重新建造同等功能效用全新建筑物的正常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