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行为的证据要求是什么?
我之前把自己的一台电脑赠与给了朋友,现在家里人不太高兴,想让我把电脑拿回来。朋 友不愿意,说我是赠与给他的。我有点后悔了,想知道如果走法律途径,关于赠与行为,法律上对证据有啥要求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上,赠与行为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对于赠与行为的证据要求,这在司法实践中是很关键的,因为它关系到赠与关系是否能够被法律所认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在证明赠与行为时,首先可以考虑书面证据。比如赠与合同,这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书面的赠与合同会明确记载赠与人、受赠人、赠与的财产以及赠与的意思表示等关键信息。它就像是一份双方达成赠与共识的“说明书”,清楚地说明了赠与行为的各项要素。
除了书面合同外,赠与财产的交付凭证也是重要证据。例如,在赠与不动产时,不动产权属变更登记就是很关键的交付证据。当赠与人把不动产的产权变更到受赠人名下,就相当于完成了赠与财产的交付。而对于动产,交付的收据或者相关的转账记录(如果赠与涉及资金)也能作为交付的证据。这些交付凭证可以证明赠与人已经实际履行了赠与行为。
此外,证人证言也可能起到证明作用。如果有其他人目睹了赠与行为的发生,他们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言。不过,证人证言的证明力相对较弱,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综合判断。同时,视听资料,如赠与过程的录音、录像等,也能直观地反映赠与行为的情况,增强证据的证明力。总之,在证明赠与行为时,要尽可能收集多种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证明赠与行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