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非因果关系的排除是怎样的?

我涉及一个案子,有人说我的行为和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但我觉得没有。我想知道在法律上,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非因果关系该怎么排除,有啥依据和方法,这样心里能有底,看看自己到底要不要担责。
展开 view-more
  • #因果关系排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刑法领域中,要理解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非因果关系的排除,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只有当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这种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可能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排除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首先是介入因素的影响。如果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后,出现了某些介入因素,并且这些介入因素异常且独立地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那么就可以排除原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甲将乙打伤后,乙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因交通事故而死亡。这里的交通事故就是一个异常的介入因素,它独立地导致了乙的死亡,从而切断了甲的伤害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判断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要依据社会一般人的经验。如果按照社会一般人的认知,行为通常不会导致该结果的发生,那么就可以认为不存在因果关系。例如,甲轻轻拍了乙一下肩膀,乙却因为患有罕见的心脏病而死亡。从社会一般人的经验来看,轻轻拍肩膀这种行为通常不会导致他人死亡,所以可以排除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条文对因果关系的排除进行具体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果关系的判断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意味着,要认定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必须证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无法证明这种因果关系,就不能让行为人对该结果负责。 另外,偶然因果关系通常不能作为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偶然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不必然的。比如,甲在大街上与乙发生争吵,乙一气之下转身离开,结果被一辆突然失控的汽车撞死。甲与乙的争吵行为和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就是一种偶然因果关系,甲不应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排除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综合考虑介入因素、社会一般人的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并且要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原则和精神来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