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费是按标的还是最终金额计算呢?
我有个官司进入执行阶段了,现在比较关心执行费的计算方式。不太清楚执行费到底是按照一开始的执行标的来算,还是按照最终实际执行回来的金额算。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展开


执行费的计算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首先解释一下执行标的和最终金额的概念。执行标的就是在执行程序中,申请人要求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具体内容,它通常在申请执行时就已经确定了。而最终金额则是经过执行程序后,实际执行到位的款项数额。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执行费的计算是按照执行金额或者价额来确定的。具体来说,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这里所提到的“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一般指的是执行标的额。 也就是说,执行费一般是按照执行标的来计算的,而不是最终实际执行回来的金额。这是因为在执行程序开始时,执行法院需要根据申请执行的标的额来确定执行工作的范围和强度,从而确定执行费用。即使在执行过程中,最终执行回来的金额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与执行标的额不一致,但执行费通常还是以最初的执行标的额为计算依据。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执行和解等原因导致执行标的额发生变更,执行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执行费进行相应的调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