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的审查程序是怎样的?
我在一场官司中作为被执行人,现在对执行有异议。但我不知道提出异议后,法院会按照什么程序来审查。我想知道这个审查程序具体是怎样的,每个环节大概需要多久,我在各个环节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展开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主张实体权利。当案外人、当事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时,就会启动执行异议的审查程序。 首先是提出异议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这意味着异议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这是为了保证异议内容的明确性和可追溯性,方便法院进行审查和记录。 然后进入法院审查阶段。法院在收到书面异议后,会对异议进行形式和实质两方面的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查看异议书是否符合格式要求、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等。实质审查则是判断异议人是否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益。如果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接下来是当事人救济阶段。如果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为当事人提供了进一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严谨性。 整个执行异议审查程序的设置,是为了平衡执行效率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都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以保障司法的公平和公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