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律师应该选择当地的还是外地的?


找律师选择当地的还是外地的,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从便利性来说,如果案情简单,比如一些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且当事人认罪认罚的案件,选择当地律师有优势。当地律师距离家属住所、看守所、公检法机关较近,会见方便,后续咨询也便捷。而且,一般情况下,聘请当地律师还能节省差旅费等额外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条规定,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所以当地律师在履行职责方面也是有法律约束和保障的。 然而,对于复杂案件,特别是涉及被告人不认罪,或对案件性质认定、情节认定存在重大争议的情况,外地律师可能更合适。一方面,外地律师不存在和对方当事人串通或被收买的嫌疑,能更公正地为当事人伸张正义;另一方面,若当地存在一些不利于公正审判的因素,比如个别司法人员可能受到某些地方关系影响,外地律师能减少这些干扰,更敢于为当事人争取权益。 另外,在人脉资源和证据搜集上,本地律师在当地人脉相对充裕,有利于案件证据的搜集。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地律师就无法做好证据搜集工作,现在通讯和交通便利,外地律师也能通过多种方式完成相关工作。 同时,还得关注律师本身的专业能力、执业经验和职业道德等。不管是当地还是外地律师,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且职业道德良好的,才更有可能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不能简单地判定当地律师或外地律师哪个更好,关键是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律师的专业素养等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案件的律师。 相关概念: 风险代理:是指在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时,律师事务所经与委托人协商同意,实行的一种收费方式。风险代理收费由双方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这种付费方式下,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共担风险,如果官司输了,代理费就不用支付。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