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是什么?
我和别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打我,我还手的时候就怕自己把握不好度,变成防卫过当。我想知道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具体是什么,这样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就能心里有数,知道怎么做才是合法的正当防卫。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存在不法侵害。这里的不法侵害指的是违法的侵害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他违法行为。比如,小偷偷东西、有人故意打人等都属于不法侵害。也就是说,只有当有不合法的侵害发生时,才有可能构成正当防卫。如果对方的行为是合法的,像警察依法执行公务,那就不能进行所谓的“防卫”。
第二个条件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这意味着侵害行为已经开始,并且还没有结束。举个例子,当一个人正在被抢劫,抢劫行为正在发生的这个时间段内,他可以进行正当防卫。如果侵害行为还没开始,或者已经结束了,就不能再进行防卫了。要是在侵害行为结束后再去攻击对方,那就不属于正当防卫,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
第三个条件是防卫目的的正当性。防卫人进行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如果是出于报复、泄愤等其他不正当目的而实施攻击行为,那就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比如,两人之前有矛盾,其中一人故意激怒对方,等对方动手后再以“防卫”为借口进行攻击,这种情况就不符合正当防卫的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