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金融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金融诈骗形式。 首先是非法集资诈骗。这是指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比如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项目”“虚拟货币”等旗号,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老年人或者普通投资者投入资金,最后卷款跑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是信用卡诈骗。常见的手段包括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恶意透支。例如,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制作伪卡进行盗刷;或者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再者是贷款诈骗。指的是诈骗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比如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另外还有保险诈骗。这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像故意虚构保险标的,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人身保险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后是网络金融诈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类诈骗形式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骗子搭建虚假的投资平台,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然后以各种理由让投资者不断追加投资,最后关闭平台消失。还有网络贷款诈骗,不法分子以“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为幌子,要求借款人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一旦借款人转账,就会失联。网络金融诈骗往往涉及多个法律问题,除了适用刑法中的诈骗罪相关条款外,还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