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经济赔偿的法律事务,需要用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但我不太清楚它的计算公式,想了解一下具体是怎么算的,有没有官方规定的计算方法,这个公式在法律事务中有什么作用。
展开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它是一个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许多法律事务中,如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里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会用到这个数据。 计算公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 =(家庭总收入 - 交纳的所得税 -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 记账补贴)÷ 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是指调查期内家庭成员获得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交纳的所得税就是个人根据收入情况向国家缴纳的税款。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费用。记账补贴是政府为了鼓励居民配合记账工作而给予的补贴。 在法律依据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来规定这个计算公式,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涉及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中,需要参考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来确定赔偿金额。统计部门会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并定期公布,这些数据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法律事务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