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的四大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在签合同的时候,感觉自己可能对合同里的一些条款有重大误解。我想知道重大误解是怎么判定的,它的四大构成要件到底是什么呢?我很担心这份合同因为我的误解会对我不利,所以特别想搞清楚这些构成要件。
展开


重大误解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接下来为你详细阐述重大误解的四大构成要件。 首先,表意人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这意味着当事人对合同的重要内容,像合同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质量、数量等方面出现了错误的理解。比如,把买卖行为误解为赠与行为,或者把甲公司误认为乙公司与之签订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里的重大误解就是基于对合同内容的重要误解。 其次,误解是由表意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也就是说,这种误解不是因为受到对方的欺诈、胁迫等外界因素导致的,而是自己在认识过程中出现失误。比如,自己粗心大意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从而产生了误解。 再者,误解必须是重大的。判断误解是否重大,要考虑该误解是否会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是否会让当事人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失。如果只是对合同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产生误解,通常不会被认定为重大误解。 最后,表意人基于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因为误解才签订了合同或者实施了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没有误解,表意人就不会作出这样的意思表示。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构成要件,才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重大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