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在了解一般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固定资产则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一般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需要按照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首先,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这一步是为了将固定资产从账面上清除,以便后续处理相关的收支。 然后,发生清理费用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清理费用就是在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花费的各种支出,比如搬运费、拆卸费等。 接着,出售收入、残料等的处理。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以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这里的出售价款和变价收入就是处置固定资产得到的收入。 再就是保险赔偿的处理。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这是因为如果固定资产在处置前因意外等原因有保险赔偿,这部分赔偿也是处置过程中的一项收入。 最后,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如果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是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果是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这一步是对整个处置过程的最终财务结果进行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