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收到报销的普通发票该如何写分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础概念。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普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分录则是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对于一般纳税人收到报销的普通发票,其会计分录的写法需要根据发票对应的业务内容来确定。下面分几种常见情况来说明:
如果是购买办公用品取得普通发票进行报销。办公用品通常是企业日常办公消耗的物品,其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假设购买办公用品花费了 500 元,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 办公费 500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500
这里“借”表示增加管理费用,“贷”表示减少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因为企业支付了现金或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这笔费用,同时增加了办公费用的支出。
要是报销的是差旅费。差旅费是员工因出差产生的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等。假设员工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 2000 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 差旅费 2000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2000
同样,借方增加差旅费费用,贷方减少相应的货币资金。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是购买原材料取得普通发票报销。原材料是企业用于生产产品的物资,其成本应计入“原材料”科目。假设购买原材料花费 3000 元,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3000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3000
借方增加原材料的成本,贷方减少货币资金。
与专用发票不同的是,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从而减少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而普通发票的税额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中。相关依据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该条例对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计税方法等都有明确规定,其中明确了一般纳税人取得普通发票的税务处理方式。总之,一般纳税人收到报销的普通发票写分录时,要根据业务实质确定会计科目,且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