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2000元侵权产品会怎么处理?


在我国,销售侵权产品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从民事、行政和刑事三个方面来分析卖了2000元侵权产品可能面临的处理方式。 首先是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也规定,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进行赔偿。就卖了2000元侵权产品这个情况,销售者可能需要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赔偿数额可能不仅包括这2000元的销售金额,还可能涵盖权利人因调查、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等。如果销售者是故意销售侵权产品,权利人还有权要求惩罚性赔偿。 其次是行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对于销售2000元侵权产品的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能会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还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处以罚款。 最后是刑事责任。如果销售侵权产品的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可能触犯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虽然销售2000元侵权产品一般不太可能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如果销售者存在多次侵权等其他严重情节,也可能面临刑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