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政案件是怎样处理的?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了一批可能是别人犯罪所得的货物,现在面临行政案件处理。我不太清楚这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政案件具体会怎么处理,是会罚款、拘留,还是有其他措施?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流程。
展开


在探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政案件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明明知道是犯罪所得来的东西,还通过各种方式帮助隐藏、转移或者进行其他处理,让这些东西不容易被发现是赃物。这一行为不仅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也对司法机关正常的追赃工作造成了阻碍。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政案件处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该法第六十条第三项规定,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明知”很关键,如果确实不知道是犯罪所得,那就不构成此违法行为。不过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明知”,不能仅仅依靠当事人的陈述,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比如交易的时间、地点、价格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一般而言,行政案件的处理流程首先是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会收集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证据确凿后,会根据具体情节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当事人如果对处罚决定不服,还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另外,如果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就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