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撞人逃逸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当发生电动车撞人逃逸事件后,其处理流程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是受害人或者其他目击证人的报案环节。一旦发生电动车撞人逃逸的情况,受害人本人如果意识清醒、具备报案能力,应第一时间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清晰准确地描述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详细地点以及逃逸电动车和骑车人的大致特征等关键信息。要是受害人受伤严重无法报案,现场的其他目击证人也有义务及时向警方报案。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警方接警后会迅速展开调查工作。交通管理部门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调查,调取事故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查看是否有摄像头记录下了逃逸电动车和骑车人的影像,以便确定逃逸者的行驶方向和外貌特征等。走访现场附近的商家、居民等人员,了解他们是否看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获取更多关于逃逸者的线索。如果有必要,还会进行技术鉴定,比如对现场遗留的电动车碎片等物证进行分析,来确定电动车的品牌、型号等信息,从而追踪逃逸者。 一旦警方锁定了逃逸者的身份和下落,就会对其实施抓捕。在找到逃逸者后,会依法对其进行询问,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同时,会对逃逸者的电动车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情况。 接下来是责任认定环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电动车撞人逃逸者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勘查、调查情况以及相关证据,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明确事故各方的责任。 最后是处罚和赔偿环节。对于逃逸者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在赔偿方面,逃逸者需要对受害人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如果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