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同意退房退款但却迟迟不行动,购房者该怎么办?


当开发商同意退房退款却迟迟不行动时,购房者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开发商同意退房退款却不执行,就属于不履行约定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购房者可以先尝试与开发商进行沟通协商。这是解决问题较为温和的方式。可以通过当面交流、电话沟通或者发送书面函件等方式,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开发商按照约定尽快办理退房退款手续,并了解他们拖延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的延迟,如流程繁琐、资金周转问题等,可以和开发商协商确定一个新的合理时间节点,让他们给出明确的退款时间表。 若协商无果,购房者可以向相关的房地产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各地一般都设有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市场监管部门等,这些部门有职责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购房者可以向他们详细说明情况,提供与开发商协商的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书面协议等。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开发商进行调查和处理,督促其履行退款义务。 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购房者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退房协议、付款凭证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如果法院判决购房者胜诉,开发商仍不履行判决,购房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开发商的银行存款,查封、拍卖其名下的财产等,以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在整个过程中,购房者要注意保留好所有与购房、退房相关的证据,包括各种合同、协议、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等,这些证据将对维护自己的权益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及时关注开发商的动态,避免开发商转移资产等情况的发生,确保自己能够顺利拿到应有的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