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遗弃婴儿会构成犯罪?


遗弃婴儿是否构成犯罪,需要从法律层面和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首先,我们要了解遗弃罪的概念。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对于婴儿来说,他们显然属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父母等监护人对其负有法定的扶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那么,什么样的遗弃婴儿行为会被认定为“情节恶劣”,从而构成犯罪呢? 一般来说,如果遗弃婴儿导致婴儿重伤、死亡,或者使婴儿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等严重后果,就很可能构成犯罪。例如,将婴儿遗弃在荒郊野外、偏僻无人的地方,使得婴儿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这种行为就很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婴儿很难获得及时的救助和照顾,其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 另外,如果行为人多次遗弃婴儿,或者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可能构成犯罪。比如,多次将婴儿遗弃在公共场所,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和谴责,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这种情况下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如果父母因为经济困难、自身患有严重疾病等特殊原因,确实无力抚养婴儿,而将婴儿送到民政部门指定的福利机构等有能力照顾婴儿的地方,并且有合理的理由和证据证明自己的困境,这种情况一般不构成犯罪。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故意拒绝扶养婴儿,而是为了让婴儿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总之,遗弃婴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遗弃婴儿的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并且很可能构成犯罪。父母等监护人应当切实履行好对婴儿的扶养义务,保障婴儿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困难无法抚养婴儿,应当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解决,而不是选择遗弃这种违法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