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如何概述的?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 从含义上来说,简单理解,它反映了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快慢。比如,一家企业在一年里销售商品有很多是赊账的,也就是先把货给了客户,之后再收款。那么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看企业收这些赊账的钱有多快。如果周转率高,说明企业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反之,如果周转率低,就意味着企业收账可能比较慢,资金可能被大量占用在应收账款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运营。 在计算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有理论和运用之分。理论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其中,赊销收入净额是指当期销售净收入减去当期现销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期初应收账款与期末应收账款的平均值。而运用中的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100% 。这里用当期销售净收入代替赊销收入净额,是因为在实际中,准确获取赊销收入净额的数据比较困难。 相关的法律规定虽未直接针对应收账款周转率,但《民法典》等法律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有着明确规定。企业的应收账款本质上是一种债权,企业享有要求债务人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的权利。当应收账款无法正常收回时,企业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为企业追回应收账款提供了法律保障。 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该指标,合理制定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追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的行为合法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