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是怎么划分的?


商业秘密的划分主要依据其性质、范围等因素。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首先,从内容上划分,商业秘密可以分为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做出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的技术方案,比如企业自行研发的独特生产工艺、配方等。这些技术信息往往是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研发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这里所保护的商业秘密就包含了技术信息。 经营信息则包括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如客户名单、销售渠道、采购计划、财务状况等。以客户名单为例,企业通过长期的市场拓展和客户维护,形成了特定的客户资源,这些客户名单包含了客户的联系方式、需求偏好等重要信息,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至关重要。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营信息也给予了保护,禁止他人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经营信息。 其次,从秘密性的程度上划分,可以分为绝对秘密和相对秘密。绝对秘密是指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的商业秘密,这些人往往是企业的核心人员,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外界几乎无法获取。相对秘密则是在一定范围内被知晓,但仍然需要保密的信息,例如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员工知晓,但对外仍需保密。无论是绝对秘密还是相对秘密,只要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此外,从重要性和价值大小上划分,还可以分为核心商业秘密和一般商业秘密。核心商业秘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一旦泄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企业的核心技术、关键的商业模式等。一般商业秘密虽然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如企业的一般性市场调研数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