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程序是如何终结的?
我公司经营不善,已经申请了破产。现在想了解一下破产程序在什么情况下会终结,终结的流程是怎样的,以及终结之后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希望专业人士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些问题。
展开


破产程序的终结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导致破产程序不再继续进行而结束的状态。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破产程序终结的相关内容。首先,我们来看破产程序终结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破产费用是指在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支出的各项费用,比如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等。如果债务人财产连这些费用都无法支付,那么破产程序就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此时应当终结破产程序。二是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当破产人经过清算后,没有任何财产可以用来分配给债权人时,破产程序也会终结。三是破产财产分配完毕。管理人在按照法定顺序完成了对破产财产的分配后,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财产分配报告,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接下来,说说破产程序终结的流程。一般是由管理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破产程序的申请。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符合终结条件,就会作出终结破产程序的裁定。裁定作出后,会进行公告。最后,破产程序终结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对于债务人来说,法人资格将依法注销。对于债权人未受清偿的债权,债务人不再承担清偿责任。同时,管理人也会终止执行职务,但存在诉讼或者仲裁未决情况的除外。总之,破产程序的终结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它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流程,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有着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