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起诉离婚后法院如何进行调解?

我向法院起诉离婚了,听说法院会先进行调解,可我不太清楚这个调解是怎么个流程。法院会用什么方式调解呢?调解过程中会有哪些环节?法官会主要关注哪些问题来促成调解结果呢?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展开 view-more
  • #离婚调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起诉离婚后,法院调解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化解夫妻双方的矛盾,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或者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首先,在程序上,法院调解一般会在案件受理之后、正式开庭审理之前进行。这是因为调解贯穿于离婚诉讼的全过程,在这个阶段进行调解,可以尽早尝试化解双方的矛盾,看是否有和好的可能或者能够就离婚相关事项达成协议。不过,如果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又有调解意愿,法院也会随时组织调解。 调解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法官主持的面对面调解,即夫妻双方和法官在同一个场所,法官会引导双方沟通交流,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法官会对双方的矛盾进行分析,讲解法律规定,让双方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对于财产分割问题,法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另一种是背对背调解,法官会分别与夫妻双方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底线,然后在中间进行斡旋和协调,避免双方直接冲突导致矛盾激化。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主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这是判断是否准予离婚的关键。法官会询问双方婚姻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如是否经常争吵、分居时间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二是子女抚养问题,法官会考虑子女的意愿(如果子女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调解。三是财产分割和债务处理问题,法官会审查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和状况,以及债务的性质和数额,确保分割和处理公平合理。 如果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和好协议,法院会将协议记录在案,一般会撤诉处理;如果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执行力;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及时进行判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