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如何认定录音证据的?
我有一段录音,想把它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但我不知道法院会不会认可这个录音证据。我不清楚法院认定录音证据有啥标准和流程,也不知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录音才能被法院采纳,所以想了解下法院对录音证据的认定是怎样的。
展开


在法律诉讼中,录音证据是一种常见的视听资料证据。通俗来讲,它就是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的声音内容,能用来证明某些事实。 法院在认定录音证据时,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合法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也就是说,如果录音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比如在他人住宅内偷偷安装录音设备进行偷拍偷录,这种录音就不能被法院采纳。 其次是真实性。法院会审查录音是否完整,有无经过剪辑、拼接等伪造、篡改的情况。这就好比我们看一幅完整的画,如果画被裁剪或者拼接了其他部分,那这幅画就不能真实反映原本的样子。通常,法院可能会要求当事人提供原始的录音载体,或者通过技术鉴定等方式来确定录音的真实性。 再者是关联性。录音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一定的关联,能够对案件中的争议焦点起到证明作用。比如在一个借款纠纷案件中,录音内容必须是关于借款事实、借款金额、还款时间等与案件相关的内容,如果录音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闲聊,那就不能作为该案件的有效证据。 此外,在证明力方面,录音证据往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规定,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这意味着,一般还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更好地证明案件事实。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