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怎样中断起诉离婚?


在起诉离婚过程中,中断诉讼有不同情形,常见的是撤诉和诉讼中止。 先说撤诉,简单来说,就是原告不想继续打官司了,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第一,申请人必须为原告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以及经过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这意味着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去申请撤诉的。第二,撤诉必须是申请人出于自愿,任何人都无权强制当事人提出撤诉申请,审判人员也不可以任何理由劝说当事人撤诉;也就是得原告自己真心想撤才行。第三,撤诉必须合法合规,即在法院受理案件后宣告判决前提出,且不得存在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更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在规定时间内,并且不能通过撤诉来逃避法律责任等。第四,撤诉必须由法院作出裁定,虽然申请撤诉是当事人的权利,但最终是否批准,仍需由法院进行审查并以裁定的方式通知当事人。具体操作是原告需书写书面撤诉申请书,在法院尚未做出判决之前提交给法院。经过法院对撤诉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查之后,若认定其符合法定条件,则会裁定批准撤诉;反之,若发现撤诉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则不予批准撤诉,并将依据相关法规做出判决。 再说说诉讼中止,这是因为一些特殊法定事由,使得诉讼暂时停下,等事由消除后再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比如一方去世了,得看看其继承人要不要接着打官司。(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如果一方突然没办法进行诉讼活动了,又没确定好帮他打官司的人,就得中止。(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像遇到自然灾害、突发重病等没办法来参加诉讼。(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比如这个离婚案子得看另一个财产纠纷案子的结果。(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向法院提出中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医疗证明、死亡证明等,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中止诉讼。 相关概念: 撤诉:原告向法院申请撤回自己的起诉请求。 诉讼中止:因特定法定事由,诉讼暂时停止,待事由消除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