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大队立案后会如何处理?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纠纷,已经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现在他们立案了。我不太清楚之后会有怎样的处理流程,想知道他们接下来具体会做些什么,我的权益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来问问。
展开


劳动监察大队立案后,通常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是调查取证。劳动监察大队会根据你提供的线索以及自身掌握的情况,对用人单位展开调查。他们可能会去用人单位实地检查,查看相关的劳动用工资料,比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这一步就像是警察破案收集证据一样,目的是了解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有权采取多种调查、检查措施,包括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等。 接着,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劳动监察大队会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这就好比给用人单位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改正违法行为。比如,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就会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劳动者工资。 要是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按照指令书进行整改,劳动监察大队会根据具体的违法情况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例如,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最后,如果经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不存在违法行为,或者违法事实不成立,劳动监察大队会撤销立案,并告知投诉人。这样整个处理流程就结束了。总之,劳动监察大队立案后的处理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定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市场的正常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