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怎么进行诈骗的?


高利贷诈骗是一种常见的金融诈骗形式,诈骗者往往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的心理,以看似诱人的条件吸引其借贷,实则暗藏陷阱。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利贷诈骗方式。 首先是“砍头息”。这种方式在借贷过程中较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在你实际拿到借款之前,放款人会以各种名义先扣除一部分钱。比如你借了1万元,放款人可能会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扣除2000元,而你实际到手只有8000元,但还款时却要按照1万元的本金和利息来还。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也就是说,法律不支持这种预先扣除利息的行为,你只需按照实际拿到手的钱来还款和计算利息。 其次是“套路贷”。这是一种更为复杂和隐蔽的诈骗手段。诈骗者通常会制造民间借贷的假象,与你签订虚高的借款合同。比如,明明你只借了5万元,他们却让你签10万元的合同,声称多出来的部分是“保证金”“服务费”等,等你还款后会退还。之后,他们会故意让你违约,比如以系统故障为由让你无法按时还款,或者以各种理由拒绝你正常还款,然后通过所谓的“违约金”“滞纳金”等手段,让你承担高额的费用。根据《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套路贷”本质上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套路贷”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再者是“虚假宣传”。诈骗者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虚假宣传,承诺低利息、无抵押、快速放款等诱人条件,吸引你上钩。但当你真的去借款时,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提高利息和费用,或者附加一些不合理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借款合同和相关条款,不要轻易相信过于美好的承诺。依据《广告法》,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发现对方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你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有“暴力催收”。当你无法按时还款时,诈骗者可能会采取暴力、威胁、骚扰等手段进行催收,给你和你的家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人身安全威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暴力催收行为可能会构成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遇到这种情况,你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