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是如何监管电商平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是为了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电子商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它是如何监管电商平台的。 准入与登记方面,电商法要求电商平台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通俗来讲,就是电商平台要像线下的企业一样,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拿到合法经营的“身份证”。依据《电子商务法》第十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 信息披露方面,电商平台需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等。如果这些信息发生变更,平台也要及时更新。比如平台售卖需要特殊许可的商品,就必须把相应的许可信息展示给消费者看。这一要求规定在《电子商务法》第十五条,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属于依照本法第十条规定的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 商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电商平台要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进行核验和登记,并且要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果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要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与促销监管方面,电商平台内的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对于促销活动,比如“双十一”“618”等,平台和商家都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能进行虚假宣传。《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电商平台要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在消费者遇到问题时,要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比如,消费者与平台内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平台要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权。《电子商务法》第六十条规定,电子商务争议可以通过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