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该如何处理夫妻共同财产?
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名下有一些共同财产,比如房子、存款等。现在我们想对这些财产做一些安排,但不太清楚该怎么做才符合法律规定。想了解一下,老人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方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夫妻结婚后一起挣的钱、买的东西等,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意味着,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决定怎么处理,而需要双方共同商量。 老人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第一种是赠与。如果老人想把部分财产送给子女或者其他人,必须夫妻双方都同意才行。例如,把房子赠与给子女,就需要夫妻二人共同签订赠与合同,并且办理相关的过户手续。 第二种是继承安排。老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来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配。不过,在订立遗嘱时,只能处分自己所拥有的那部分财产份额。比如,一套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子,夫妻各占一半份额,那么老人只能在遗嘱中对自己的这一半份额进行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另外,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去世,那么对于夫妻共同财产,首先要进行分割,将属于在世一方的财产分出来,剩下的才是去世一方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的方式进行处理。法定继承的顺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中有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所以,老人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一定要清楚这些法律规定,避免产生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