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如何定性的?
我遇到了一件事,有人跟我说投资一个项目能赚大钱,我投了不少钱进去,结果发现根本就是骗人的。我想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是构成诈骗罪,法律上对诈骗罪是怎么定性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诈骗罪,通俗来讲,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解释诈骗罪的定性。
首先是主观方面。诈骗罪要求犯罪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就是说,犯罪人从一开始就打算把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而不是暂时借用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获取财物。比如,张三编造了一个虚假的项目,吸引李四投资,张三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好好经营项目,而是想把李四的钱骗到手自己花,这就体现了非法占有的目的。
其次是客观行为。犯罪人要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不存在的事情,让被害人信以为真;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告诉被害人真实情况。例如,王五声称自己有一批名贵药材要出售,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这批药材,这就是虚构事实。再如,赵六在卖二手车时,故意隐瞒车辆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事实,这就是隐瞒真相。
然后是被害人的行为。被害人基于犯罪人的欺骗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物。还是拿前面的例子来说,李四因为相信了张三的虚假项目而投资,这就是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物;买家因为不知道车辆发生过重大事故而购买了赵六的二手车,也是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物。
最后是数额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诈骗罪。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在这个幅度内确定具体的数额标准。
总之,要认定一个行为构成诈骗罪,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的欺骗行为、被害人的错误处分财物以及达到数额标准等条件时,才能定性为诈骗罪。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庆阳找律师诉讼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公户里的钱可以直接转个人户里吗
盗窃案件中罚金是如何适用与执行的?
留置人员如何缴纳案件款?
所得税退税与资产负债有什么关系?
劳务公司需要哪三个证?
木材贸易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护照制证中是不是就稳了?
个体工商户的公章可以借给别人用吗?
共犯涉及的是同一个案子吗?
破产案件可以申请撤诉吗?
殴打司机是否会被判刑?
如何寻找产品专利?
小孩没人带离婚时法院会怎么判?
婚后共同存款需要告诉老公吗?
未成年人可以随便犯罪吗?
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法院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在开庭前应当做什么?
高速公路收费权是否可以质押?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