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时间是如何计算的?
我因为一些事情被法院判了缓刑,但是不太清楚这个缓刑时间到底是怎么算的。是从判决那天开始算,还是有其他的算法呢?我想了解清楚,以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违反了缓刑的规定。
展开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下面来详细说说缓刑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缓刑的考验期限依据不同的主刑而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也就是说,如果被判处拘役2个月,那么缓刑考验期限最短是2个月,最长是1年。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例如,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其缓刑考验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 其次,关于缓刑考验期限的起算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明确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这里的“判决确定之日”,指的是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是一审判决,在法定上诉、抗诉期限届满后,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是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比如,一审法院在5月1日作出判决,被告人的上诉期是10天,在这10天内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抗诉,那么5月11日判决就确定了,缓刑考验期就从5月11日开始计算。 此外,如果在判决前被告人被先行羁押的,羁押的期限是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限的。因为缓刑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考验,并非实际执行刑罚,而羁押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措施,二者性质不同。所以,即便在判决前被关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不能算在缓刑考验期内。 总之,准确计算缓刑时间对于罪犯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能否顺利结束缓刑考验期,恢复正常的生活。罪犯应当严格遵守缓刑期间的各项规定,在考验期内认真改造自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