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怎么判,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朋友因为和别人有矛盾,准备了凶器想杀人,但还没实施就被发现了。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会怎么判刑,法律对此有什么具体规定呢?
展开


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是指为了实施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预备活动,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施杀人行为的情况。 从法律角度来讲,故意杀人罪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这意味着,对于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在量刑时会参考故意杀人既遂犯的刑罚标准,但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院在判断如何处罚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预备行为的具体内容,如果准备的凶器非常危险、杀伤力大,那么处罚可能相对重一些;如果只是简单的策划,尚未准备实质性的工具,处罚可能会轻一些。再如犯罪行为被阻止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被害人提前发现并报警导致犯罪无法实施,和因为行为人自身突发疾病而未能实施犯罪,在量刑上也可能会有区别。此外,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若行为人是蓄谋已久、动机恶劣,和一时冲动产生杀人念头,处罚也会不同。 总之,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虽然还没有实际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但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法律依然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制裁,不过在量刑时会与既遂犯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