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是多久?
我家附近有个工厂,长期排放污染物,对我家的农作物和生活环境造成了损害。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但不知道从发现损害到去法院起诉有没有时间限制。想问下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到底是多久呢?
展开


在环境损害赔偿方面,诉讼时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诉讼时效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权利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这里的“知道”,指的是当事人明确了解到自己受到了环境损害这一事实。而“应当知道”,则是一种法律上的推定。也就是说,即使当事人实际上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损害,但根据一般的情况和常理,他应该能够发现这种损害。例如,周围的空气明显有刺鼻气味,农作物出现异常死亡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认为当事人应当知道自己受到了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年的诉讼时效是一个可变期间,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情形。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比如,在这三年期间,受害人向加害人提出了赔偿要求,或者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举报等,都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例如,在最后六个月内,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受害人无法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诉讼时效就会中止,等不可抗力因素消除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所以,当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受到环境损害时,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避免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检测报告、证人证言等,以便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