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安全驾驶罪造成死亡能判多久缓刑?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妨害安全驾驶罪。妨害安全驾驶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正)中新增的罪名,规定在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该条指出,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然而,如果妨害安全驾驶行为造成了他人死亡的后果,可能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妨害安全驾驶罪了,很可能会构成更严重的犯罪,比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至于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在妨害安全驾驶造成死亡的案件中,由于后果严重,一般很难满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但如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犯罪情节显著轻微,行为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并取得谅解等,有可能被认定为情节较轻,从而在三年以下量刑并适用缓刑。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具体判多久缓刑,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