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原始证据的保存时间是多久?

我在一场纠纷中有一些原始证据,像合同原件、交易记录截图等。我不太清楚这些原始证据需要保存多长时间,担心保存太久占地方,保存时间不够又怕之后有问题没办法举证,想知道原始证据的保存时间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原始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比如合同原件、发票、现场拍摄的照片等,它们能直接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明力较强。关于原始证据的保存时间,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时长规定,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在民事诉讼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都需要保存好原始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一般来说,从纠纷发生开始,到诉讼程序完全结束,并且不存在后续可能的上诉、再审等情况后,原始证据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继续保存。例如,一个简单的买卖合同纠纷,从双方产生争议,一方提起诉讼,经历一审、二审,如果没有再审等后续程序,那么在二审判决生效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证据的重要性和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保留原始证据。 在刑事诉讼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包括原始证据,都应当妥善保管。对于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对于这些原始证据的保存,通常要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阶段进行妥善保管。而且在案件审结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些证据可能会永久保存,比如涉及重大刑事案件的关键证据。 在行政诉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告也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原始证据的保存时间也是贯穿整个行政诉讼过程,从行政行为作出引发争议,到行政诉讼程序结束。 除了诉讼相关的情况,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领域,也有关于原始证据保存时间的规定。比如在会计领域,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凭证等原始证据的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这是因为会计凭证记录了企业的经济业务,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税务申报等都有重要意义,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保存。 总之,原始证据的保存时间要综合考虑具体的法律规定、案件的性质和可能出现的后续情况等因素。为了避免在需要使用原始证据时出现缺失或损坏的情况,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好原始证据,在不确定保存时间的情况下,尽量长时间保存。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