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立案后受害人要做几次笔录?

案子已经立案了,我作为受害人,到现在已经做了两次笔录。每次去做笔录都要花不少时间,我工作也挺忙的。我就想知道,立案后受害人一般要做几次笔录啊,有没有相关规定呢?
展开 view-more
  • #立案笔录
  • #受害人笔录
  • #法律规定
  • #案件侦查
  • #笔录次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立案后受害人要做几次笔录。笔录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受害人、证人等相关人员进行询问时所做的记录,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与案件有关的信息,查明案件事实。 笔录的次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案件的复杂程度。如果案件情况简单,事实清晰,可能受害人做一两次笔录,司法机关就能够获取到足够的信息来了解案件全貌。例如一些简单的盗窃案件,受害人能够清楚地描述被盗的时间、地点、物品特征等关键信息,那么可能一次笔录就基本可以涵盖所需内容。但如果是复杂的刑事案件,比如涉及多人犯罪、犯罪过程曲折、存在诸多细节需要核实等情况,可能就需要受害人多次做笔录。因为在侦查过程中,随着新线索的发现、证据的收集,司法机关可能需要向受害人进一步核实之前陈述的内容,或者询问一些新发现的相关问题。 其次,证据的收集和核实情况也会影响笔录次数。司法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受害人之前提供的笔录中有一些信息需要进一步确认,或者有新的证据与受害人的陈述存在关联,就可能再次要求受害人做笔录。比如在一些诈骗案件中,随着对犯罪嫌疑人资金流向的调查,发现了一些与受害人相关的新线索,这时就需要受害人补充做笔录,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案件情况。 再者,受害人自身陈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有关系。如果受害人在初次做笔录时,由于紧张、遗忘等原因,没有完整、准确地陈述案件事实,司法机关为了确保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可能会要求受害人再次甚至多次做笔录,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虽然法律没有对笔录次数作出限制,但司法机关在要求受害人做笔录时,也应当遵循法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并且应当告知他们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同时,询问笔录应当交证人、被害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证人、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 总之,立案后受害人做笔录的次数没有固定标准,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受害人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信息,以协助司法机关尽快侦破案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