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能经过几次审理才判决?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已经进行了一次审理,但对结果不太满意。我想知道这个医疗纠纷案件最多能经过几次审理才会有最终判决呢?要是我一直不服结果,是不是可以一直要求审理下去?
展开


在我国,医疗纠纷案件一般遵循两审终审制。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 当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或者医疗机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一审程序。一审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事实,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作出判决。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比赛,双方拿出自己的理由和证据,法官来当裁判,判定谁更有理。 如果当事人(患者或医疗机构)对一审判决不服,觉得这个判决不公平或者有错误,那么在规定的时间内(民事判决的上诉期是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会对一审判决进行全面审查,看看一审的事实认定是否清楚、法律适用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等。二审的判决结果就是终审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遵守。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存在再审程序。再审程序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会经历的,它是一种纠错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情形,当事人可以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再审申请是否能被受理,要由法院来审查决定。而且再审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级,它可能按照一审程序审理,也可能按照二审程序审理。 所以,正常情况下医疗纠纷经过两次审理就会有最终判决,但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启动再审程序,案件可能会有额外的审理,但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