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犯罪减轻处罚是怎么减轻的?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但是不小心犯了罪。我特别着急,想知道在法律上对于未成年犯罪减轻处罚这一块是怎么规定的,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减轻处罚呢,希望能了解清楚,看看孩子的情况适用哪种减轻方式。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减轻处罚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考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未成年人犯罪”这个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对于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目前刑法规定是不负刑事责任的。 “减轻处罚”指的是在法定刑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减轻处罚,主要是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也为了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具体减轻处罚的方式有多种。在量刑时,法官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情况。比如,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如果未成年人犯罪情节较轻,可能会在法定刑以下适用更轻的刑罚种类或者更短的刑期。例如,原本某个犯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符合减轻处罚条件的未成年犯罪人,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甚至管制等较轻的刑罚。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适用缓刑、假释等方面也会相对从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未成年人适用缓刑等作了具体规定。如果未成年人有悔罪表现,家庭有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能够落实,一般会优先考虑适用缓刑。这也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减轻处罚的一种体现,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总之,法律对未成年犯罪减轻处罚是多方面的,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