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最后金额达到多大属于犯罪?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我国刑法中,涉及非法集资的主要罪名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个罪名关于金额的规定。 首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通俗来讲,如果是个人进行非法集资,金额达到20万以上,或者涉及的人数达到30人以上,又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就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于单位来说,相应的金额和人数标准更高。 其次是集资诈骗罪。根据上述解释第五条规定,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也就是说,个人集资诈骗金额达到10万以上,单位集资诈骗金额达到50万以上,就达到了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 非法集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让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也会破坏金融秩序。大家在参与投资活动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仔细甄别项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如果发现有非法集资的嫌疑,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