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公积金一般是多少?
我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不太清楚公积金的具体情况。想了解下体制内公积金通常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缴纳的,一般能有多少金额,希望懂的朋友给解答一下。
展开


公积金,也就是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对于体制内人员的公积金缴纳情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公积金的缴存金额主要由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决定。缴存基数通常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而缴存比例,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原则上不高于12%。 体制内单位一般都会严格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在缴存基数方面,体制内人员工资相对稳定、透明,其工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都会纳入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范围。在缴存比例上,多数体制内单位会选择较高的比例,一般在10% - 12%左右。 举例来说,如果一名体制内人员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单位和个人的缴存比例均为12%,那么每月单位缴存的公积金金额为5000×12% = 600元,个人缴存同样也是600元,该员工每月公积金账户的入账金额就是1200元。 不过,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资水平较高,公积金缴存基数也会相应提高;一些效益较好的单位,也可能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高缴存比例。所以体制内公积金具体金额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但总体来说,相比其他一些单位,体制内公积金缴存通常会比较规范,金额也相对可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