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缴纳标准是怎样的?
我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公积金缴纳这块不太清楚。想了解下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缴纳标准到底是怎样规定的,是按照什么基数和比例来交的,这直接关系到我的切身利益,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公积金,全称为住房公积金,它是一种长期住房储金,由职工所在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存,目的是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对于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的缴纳标准,我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在缴存基数方面,一般是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这里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等收入。比如,如果一名事业单位人员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是5000元,那么这5000元就可能作为他本年度公积金缴存的基数。 关于缴存比例,《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原则上不高于12% 。不过,具体的缴存比例会因地区而异。有些地区可能规定事业单位的缴存比例为10%,那么单位和个人就分别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10%来缴存公积金。例如,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单位每月缴存500元(5000×10%),个人也缴存500元,这样该职工每月的公积金账户就会增加1000元。 此外,有些地区可能还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等因素,对事业单位人员公积金的缴纳标准进行适当调整。所以,事业单位人员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具体的公积金缴纳标准,可以咨询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