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方在财产分配中能分到多少财产?
最近正面临财产分配问题,自己属于过错方这一方,心里很忐忑,不知道在财产划分上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想弄清楚按照法律规定,过错方到底能在财产分配里拿到多少,想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了解下具体的法律规则。
展开


在涉及财产分配的法律情形,比如离婚案件中,过错方最终能分到多少财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和裁决。 首先,法律遵循公平原则来处理财产分配。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如果存在过错方,法院在判决时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以及子女、女方的权益。 对于过错方来说,如果过错较为严重,像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况,在分割财产时法院可能会倾向于无过错方,过错方可能会适当少分甚至不分财产。比如《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然而,如果过错方的过错情节相对较轻,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双方的经济状况、是否需要保障双方基本生活需求等,那么过错方依然可能会分到一定比例的财产,但通常会比无过错方少。具体的财产分配比例会因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最终要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进行裁量。总之,过错方财产分配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要结合具体过错情形和案件实际情况等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